如果说作家重写孔子时首先要洗去前人涂抹的油彩,那么他们自己是怎样来描绘孔子呢?
当然,他们的重写也不是空穴来风,从诸子书中发现真孔子,从民间传说中吸收素材是重写很重要的内容。换句话说,现代重写孔子的小说其前文本,往往来自诸子书和其他非正统典籍。例如,郭沫若《孔夫子吃饭》的前文本来自《吕氏春秋》,谭正璧《采桑娘》的前文本来自《韩诗外传》。
从其他典籍中发现“不同声音”的手段,在现代重写诸子的小说中屡见不鲜,这和清末诸子学的思路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张灏论述19世纪末叶中国“诸子学”复兴时就曾经指出,这种复兴很大程度上源于汉学衍化的内在逻辑,他认同余英时的观点,即汉学中有着儒学“回向原典”的内在冲力。在这种内在冲力的作用下,汉学家们则重新燃起了对古典非正统哲学的热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