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我所定义的人工的“应当”一词则不可能如此圆满地履行日常语言中“应当”一词所具有的那些描述性功能。让我们再考察一下前一章里的那个例子。假设我说:“在他应当已经到达表演现场的那一时刻,他正趴在他的汽车底下,离该地还有五里之遥呢。”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这本来并不是告诉人们某一个人应当在什么时候到达表演现场的一种方式,而是告诉人们被提到的那个人在某一时间正在做什么的一种方式;任何一位知道应当在什么时候到达表演现场的人,会立刻明白这里指的是什么时间。而他们之所以知道这一点,是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应当(评价性的)在表演开始前一点儿来到表演现场。因此,由于大家都一致同意某一特殊评价,所以便产生了“应当”的一种次要用法,人们可以用这种用法来提供信息。但现在,按照我们迄今为止所下的定义,人工的“应当”一词却不适合于这种次要用法。确实,在像这里的情况下,把包含着人工的“应当”一词的祈使句当作一种假言祈使句来对待,并不是不自然的。我们在第三章第二节中所作的那些考察,可能会有助于我们走出迷宫,因为假言祈使句在某种意义上是描述性的,已经提供了大前提,或者人们已经理解了大前提。但这并不包括所有的情况。尽管如此,如果我们使用在前面(7.5)提到的那种“加引号”的技术,也就得到了一种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把那一句子改写成:“在大多数人(包括我本人在内)都一致认为‘他应当已经到达表演现场’的那一时刻,他却……”从表面上看,这一语句是一个陈述语句,因为蕴涵着祈使句的人工的“应当”,被置于引号之内,但并没有使用而只是提及了这个祈使句。
相关影视:刺杀印度总统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