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尚书》的“圆而神”开始,中经《左传》《史》《汉》《通鉴》,到《通鉴纪事本末》,又恢复了《尚书》的风格、神韵,这就是“神奇化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的过程。当然,章学诚的这些话,对《尚书》是过于美化或者说是过于理想化了。但是,它毕竟触及了中国史书体裁发展变化过程中某种规律,即所谓合之则分、分之复合,而在分合过程中走着一条“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路线,于是新的体裁不断出现,而旧有的体裁也在不断发展、提高。章学诚并不认为袁枢是一位大史学家,但他对《通鉴纪事本末》却评价甚高,在这里,他主要是着眼于中国史书体裁的发展变化来进行考察的。
四、几点重要的启示
中国史书还有图、表、学案、史评等重要体裁,古代史家对于这些也有不少评论,本文不一一胪列了。这里,只就史评略说几点。第一,从内容上看,史评有两种,一是对史事或人物进行评论,一是对史书或史学进行评论。第二,从体裁上看,前一种史评是按史事发展过程,选择其中的人或事之有可议者略做评论,依次排列,集为一书,如范祖禹《唐鉴》、孙甫《唐史论断》、王夫之《读通鉴论》等;后一种史评是按史书或史学本身的问题(如史家见识、史料采集、史书体裁与体例、文字表述、史籍源流,前人得失等)命篇,并于各篇之间显示其内在联系,纂为一书,如刘知幾《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等。第三,《史通》和《文史通义》是我国古代史家评论史书与史学之某些方面的带总结性的两部著作。《史通》一书主要论说史书的体裁和体例,其《序例》篇还概述了史家重视体例的传统,并且提出“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国无法,则上下靡定;史无例,则是非莫准”的论点。《史通》关于史书体裁、体例的论断,有许多还值得我们参考。《文史通义》是一部有很高价值的评论史学的专书,它对清代以前的史书体裁和体例有广泛的评论,而着重阐发作者对一些史学理论的见解和探索。关于史书编撰形式问题,章学诚提出区别“记注”和“撰述”的论点,“以圆神、方智定史学之两大宗门”[20]的论点,以及他对各种史书体裁的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的论点,这些都值得我们重视。此外,他对通史的四种体裁的概括也是很精辟的,他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