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政治上虽不得意,但在诗歌方面影响很大,当时的一些文人曾将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其崇拜者很多,后来形成了“江西诗派”。黄庭坚诗学成就主要在诗论上。黄庭坚的诗主要效法杜甫,强调在格律上用功夫。他说:“老杜做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又说:“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61]后来又说:“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62]这就是黄庭坚在诗法上主张的“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的说法。所谓“点铁成金”,在黄庭坚看来是指诗人在“陶冶万物”的基础上,赋予古人的语辞以新的意蕴;所谓“夺胎换骨”是模拟,体味古人的诗意而进行新的加工。宋人做诗,好用典故,到苏轼而大开,黄庭坚又进一步发展,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可以说是“江西诗派”做诗的纲领,也可以说是北宋后期诗人在总结前辈诗人做诗的丰富经验后,在如何探求自己的诗歌道路后所得出的一个结论,即追求书本知识和创作技巧上出奇制胜的创作道路。
黄庭坚的诗法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太注重形式而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感受,他虽推崇杜甫,但没有习得杜甫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其意在创新,但没有探讨诗歌与生活的关系,他把流当成源,把古人当作今人的楷模。北宋中期欧阳修、苏舜钦、梅尧臣反对西昆体,面对现实,诗的内容多是反映现实生活的,而到了黄庭坚手里,他在论诗时说:“诗者,人之性情也,非强谏争于廷,怨愤诟于道,怒邻骂座之为也。”又说:“其发为讪谤侵凌,引领以承戈,披襟而受矢,以快一朝之愤者,人皆以为诗之祸,是失诗之旨,非诗之过也。”[63]黄庭坚的这种观点固然与北宋中后期政治斗争的激烈,许多文人学士远离党争、摆脱政治的倾向有很大关系,这只是外部的影响,但黄庭坚在论诗作法时提倡这种观点,即取消了诗歌的战斗作用,其结果必然要走上脱离现实,片面追求艺术技巧的道路,偏离了诗文革新运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