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人性论。人文主义者从人的本性出发观察社会历史,提出“按自然生活”的口号。人文主义者所说的人性既非人为的,也非神造的,而纯属人自身具有的自然的性质。它像自然法律一样,要求人们听从它的指挥,服从它的召唤,不允许违抗。从人性论出发,人文主义者提出了如下的主张:第一,反对神权对人的侵犯,要求肯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尊严,保障人的权利。第二,反对禁欲主义,主张享乐主义;反对来世幸福,提倡现世幸福。第三,反对封建等级制度,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第四,反对盲目信仰和祟拜权威的蒙昧主义,推祟理性,重视科学知识。人文主义者的人性论主张,是对封建神学信仰论的有力挑战,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它后来成为资产阶级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
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是西方史学对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公元11—13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大大加强了东西方的交流和经济交往。13世纪后期,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跟随着父亲和叔叔由陆路到达中国,并在中国待了十几年,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回国后出版了《马可·波罗游记》,书中用夸张的笔法描述了中国及东方国家的富庶。该书在欧洲立即引起轰动,并引发了欧洲人的东方“黄金梦”。在14和15世纪,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南欧一些国家,手工业及商业贸易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一些商人渴望向外扩充贸易,获取更多财富。然而,15世纪中叶以后,地中海东部的商路,以及经埃及出红海通往印度洋的航路,分别被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所控制,通往东方的这条路被堵死了。因此,欧洲商人和封建主为了获得比较充裕的东方商品和寻求更多的黄金,并免受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及意大利人的层层盘剥,便急于探求通向东方的新航路。同时,由于西方各国在生产技术方面已有很大进步,指南针也已从我国传到了欧洲,航海术的提高,多桅快速帆船的出现,利用火药制造大炮和轻便毛瑟枪的出现,以及地圆学说获得承认等等,都是为远洋探航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思想准备。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当时欧洲最强盛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以其有利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了探索新航路的主要组织者,开始了航海冒险,并最终导致了地理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