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让下属承担相应责任的同时,管理者千万也别“忘了”承担自己应负的一份责任。因为自己做出的决策,并非“万无一失”,“绝对正确”,其中很可能包含着不正确的因素,有时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再加上下属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和制约,因此,谁也不能保证下属的“行为轨迹”会完全沿着管理者的“思维轨迹”前进,即使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也是不难理解的。因此,敢于为下属撑腰壮胆,敢于在必要时替下属分担责任,不仅体现了一个管理者的道德品质和领导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上下级之间能否建立起互相信赖、互相支持的融洽关系,关系到整个管理机器能否正常运转。倘若下属偶有过失,管理者就把他当作“替罪羊”抛出去,而自己却不承担丝毫责任,那么,还有哪个下属愿意再为这样的领导者效劳呢?
在通常情况下,下属尽管存有希望少承担甚至不承担责任的心理要求,但他自己也知道这只不过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只要领导者能够实事求是地按照委派任务的性质,让他明确承担相应的责任,下属一般还是愿意接受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几乎每个下属都希望上级能够替自己分担一些责任,对于这一正当的心理要求,倘若领导者不能痛快地予以满足(哪怕“部分”满足),则下属是绝难忍受的。一旦遇到是非纠葛,下属就会为了自卫而对领导者做出强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