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德育目标演变的审视
1.由社会本位到关心个人,由理想到现实
目标定位由以往以服从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主转向真正关注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和所处的现实社会;目标制定由以往的高远转向切合学生当下实际的生活与社会现实,注重目标的普适性和可实现性。例如,1982年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其“教学目的”是“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础”,而1986年的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类人才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础”。1993年的《小学德育纲要》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初中部分,1980年的《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指出中学政治课的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知识武装学生,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和政治觉悟,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学生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逐步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立志为人民服务,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可见,这几次大纲在目标定位方向上几乎一致地体现了我国思想品德教育的政治化、成人化倾向,而且越早颁布的大纲体现得越明显。1997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较以往的教学大纲在目标定位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的目标定位,调整为“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感”。这一新的目标定位与当时国际、国内的重大形势变化有一定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不久制定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目标定位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例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第一次将目标定位指向了学生,切实关注学生的生存、生活和学习状态。初中德育课程的目标定位也由1997年的课程标准中的“注重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一定分辨是非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调整为《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好公民”的定位目标,充分地体现了“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这一初中德育课程的新目标,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向人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