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进一步的论述在66~67页。
[27] 参见《自恋导论》(1914)和《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1921)。
[28] 除非我错误地把“现实检验”的功能归于这个超我——这是需要纠正的一点。(参见《标准版全集》,第18卷,114页和注2,1921)。假如现实检验仍是自我本身的任务,它将完全适合于自我与知觉世界的关系。一些从来没有非常明确地阐述过的关于“自我的核心”的较早的建议也需要校正,因为单单知觉意识系统就能作为自我的核心。弗洛伊德在《超越唯乐原则》(1920)中谈到把自我的无意识部分作为它的核心(《标准版全集》,第18卷,19页);在弗洛伊德以后写成的论文《幽默》(Humour,1927年)中,他提出超我作为自我的核心。
[29] 《忧伤和忧郁症》,见《标准版全集》,第14卷,249页,1917。
[30] 在论文《性格与肛欲》(1908)结尾的编者注释中(《标准版全集》,第9卷,175页)有对另一些段落的参考意见,其中弗洛伊德论述了性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