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希望女儿乖巧懂事,于是起名“乖乖”。但是,“乖乖”一点儿都不乖,
她在家不是把抽屉里的东西翻得到处都是,就是把花盆里的花剪成她喜欢的形状,还称自己为“修花工”。虽然妈妈给她说过多次,不要乱修剪花,但是,她都没有听进去。
在学校,乖乖常常搞恶作剧,不是在同学的凳子上涂抹胶水,就是把同学的东西偷偷藏起来……老师和妈妈的劝说似乎对乖乖都不起作用,她依然我行我素。
乖乖是“淘气鬼”的典型代表,和乖乖比肩的孩子大有人在。一般说来,淘气的孩子都爱玩爱闹,主意多,精力旺盛,喜欢搞恶作剧,因此也常常闯祸、挨骂、受罚。而且,孩子的淘气往往会点燃我们内心的怒火,用强烈粗暴的方式指责他是我们常常采取的方法,尽管如此,他也很难收敛。
而孩子为什么这样淘气呢?根据心理学家分析,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因好奇心而引发的“淘气”。13岁之前的孩子对周围的事情充满好奇心,当他很想探其究竟时,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这里摸摸,那里掏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打碎一个杯子,或摔坏一件物品,妈妈就很容易给孩子贴上“调皮捣蛋”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