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修史成风,撰著繁富
这一时期史学兴盛发展的最主要标志是:修史成风,撰著繁富,史作迭出,璀璨夺目。
魏晋以来,历朝政府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史官制度,设著作郎、佐著作郎或著作佐郎,隶属秘书省,专掌修撰国史。陈寿、孙盛、谢沈、徐广、王隐、沈约、魏收等史学名家都曾身居其职。著作郎之下又有校书郎、正字等员,专司史籍校雠;南朝齐、梁、陈还设有修史学士,由名位较高的人充任。史官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有利于史学的发展。除官修史书外,私家修史之风尤为盛行,时贵游子弟,除以琴棋书画自娱外,莫不以史学、文学相尚,留心著述。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修史蔚然成风,远非前代所能比。
修史之风既盛,各类史书随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其数量之多,卷帙之富,令人惊叹。《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史部书共分13类,存佚合计874部、16558卷;隋志著录时尚存817部、13264卷。这些书,除几十部是汉代以前和隋代的以外,其他都是该时期的作品,不论是种数或卷数,都占百分之八九十。至于梁代以前散佚,而未被隋志著录者,还有相当的数量。这从各史列传所记,注家征引,类书选摘,尚可考见而不见于隋志的数百种史书可证。如裴松之注《三国志》,仅三国一段所征引的魏晋人著作便达百余种,著录在隋志中已不到3/4,唐以后就十不存一了。可以想见,当时史书是如何的繁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