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泛道德主义,造成对人的评价标准含混不清,因为在所有领域中,高低的评价标准不是专业能力而是道德,所以人只要好好自律、修身就能成为该领域内的第一。而当所有人都大谈特谈道德时,没有道德的人也只能跟随,伪君子就此产生。
我们并非反感道德—因为必须有职业道德—而是反感把道德当成衡量一切的标准,使得人的能力被忽视,高手不能脱颖而出,低能者假借道德而升到最高处,最后社会难以进步。
133 憎恨丑恶的程度和它与你的远近有关
知过能改,便是圣人之徒;
恶恶太严,终为君子之病。
译文
知道过错就改正,可称得上是圣人的弟子了;憎恨邪恶过于严苛,终会成为君子的过失之一。
度阴山曰
人人都知道自己的错误,改正的人却不多,所以说改过最难,一旦突破此难题,就是圣人门徒了。
人应该疾恶如仇才对,而这里却说憎恨邪恶过于严苛是过失,我们该如何理解呢?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中国人讲中庸,讲不温不火,讲和谐。恶虽然可恨,然而过于愤恨,就会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君子的过失并不在外,而在内。人长期处于仇恨状态中,身心都会受到影响,不能中正平和,自然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但是,这个中庸的度到底是几度,能否量化?好比我对一件丑恶的事憎恨程度应该是多少,才算是中庸?中国古人没有告诉我们量化的数字。其实向来讲究整体思维的古代中国人,也无法告诉你,因为从整体上看似乎面面俱到,其实当你讲整体而不讲细节时,你就已经陷入浮光掠影、不细致、不专业的地步了。